第七届西洽会|吸引跨国公司加码投资,两江新区“引力”何在?
5月22日,第七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在重庆拉开帷幕。当天下午,“跨国公司重庆行”活动在悦来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作为中国第三个、内陆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两江新区持续吸引跨国公司加码投资的优势何在?活动现场,一系列积极信号加速释放。
两江新区招商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两江新区全域GDP突破5000亿元大关,增速超过6%,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稳居国家级新区第一方阵,已成为重庆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和对外开放的“排头兵”。
吸引跨国投资,两江新区有以下四重优势:
一是战略机遇叠加、区位优势突出。两江新区叠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国家战略,是重庆自贸试验区、中新互联互通项目的核心区,拥有长江上游最大“铁公水”联运枢纽果园港,构建起通达RCEP、欧盟的立体通道网络,汇聚1300余家外资企业,落户超190家世界500强企业、占全市60%,外贸进出口超2700亿元、占全市40%。
二是产业基础雄厚、升级势能强劲。全区已形成汽车、电子产业2个分别超3000亿规模的产业集群,4500亿规模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同时,两江新区还在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战新产业加快布局,战新产业比重超55%。此外,全区正加快构建五千亿级国际消费、三千亿级现代金融、千亿级数字贸易、五百亿级高端制造业服务产业体系,2024年直管区服务业增加值近2000亿元。无论哪个行业的企业,都能在两江新区的产业链条中找到合作伙伴。
三是创新资源富集、创新动能澎湃。两江新区正高标准打造国家西部科技创新重要策源地—两江协同创新区,提质建设明月湖实验室,联手新加坡国立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设立50余家新型研发机构,培育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分别超6000家、1140家,研发投入强度达6.7%,技术合同成交额达450亿元、占全市40%以上。
四是政策条件优渥、投资前景广阔。两江新区直接管理基金32支,认缴总规模554亿元,带动社会总投资2000亿元,累计直接投资项目119个。近期,两江新区还发布了《两江新区2025年发展机会清单》,涵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股权融资等8大领域452个优质项目,总投资达2360亿元,向企业开放股权合作、城市更新等多元化的参与模式。
区域发展前景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比如,丹纳赫中国政府事务副总裁韦春艳表示,丹纳赫是全球五百强企业,总部在华盛顿特区,去年西洽会前后,跟两江新区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在重庆布局丹纳赫的西部创新中心,将丹纳赫的技术、专业能力与重庆生物制药资源,加速进行临床创新转化,更好服务于更多广大患者。
不仅吸引跨国公司落地,两江新区还积极助推本土企业与全球跨国公司广泛合作。比如,赛力斯集团副总裁康波表示,当前,赛力斯始终坚持开放的态度构建高端汽车产业链,在全国、全球持续引进头部供应商,覆盖了二十多家世界级供应伙伴,构建了以华为跨界合作为核心,包括众多世界级头部供应链长期稳定的合作生态关系。
此外,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辉也表示,自2024年提出“海纳百川”计划以来,长安汽车正以重庆为根基拓展全球合作,去年在海外销量53万辆,今年可能会实现75万辆的目标和计划。目前,长安汽车在全球销售主要分东南亚、欧洲、中东、南美、中亚五个区域。比如,在东南亚的泰国投了20亿元人民币建设工厂,将按照长期主义和本地化运营。又如,在欧洲区域,上个月举行品牌发布会,这个月产品刚刚登陆欧洲,目前运营公司是在德国慕尼黑和荷兰,销售区域大概有八个国家。
来源:新重庆-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