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洽会要闻

央媒看重庆丨深化改革激发活力 川渝双向赋能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优势互补、各展其长。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作出系统部署,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迈上新征程,重庆、四川牢牢抓住发展机遇,积极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更好发挥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作用。

川渝高竹新区地处四川重庆交界,由四川广安市和重庆渝北区部分行政区域组成,是全国首个跨省域共建的新区。在前不久建成投用的新区政务服务大厅,10多个服务专区里,川渝两地合署办公,将百余项业务合并办理,为新区企业和百姓提供了“进一扇门,办两地事”的便捷体验。

截至目前,川渝高竹新区累计入驻企业数量比刚成立时翻了一番,初步建立起汽车装备产业集群,成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的生动写照。

改革不断深入,发展活力更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心系川渝,对两地协同发展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总书记强调,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重庆、四川两地要紧密合作,不断提升发展能级,共同唱好新时代西部“双城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为进一步推动两地协同发展指明方向。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处,承东启西,连接南北。当前,两地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高质量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一体化赋能科技创新。川渝两地进一步加速集聚战略科技力量,目前,两地共享大型仪器设备1.3万余台(套),布局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1个,开展219项原创性颠覆性技术攻关项目,川渝技术合同登记成交额突破2800亿元。今年,两地还将在创新平台建设、技术协同攻关、创新成果共享等方面持续发力。

一体化筑牢产业根基。今年上半年,川渝两地实施300个共建重大项目,完成投资超2400多亿元。眼下,两地正围绕“共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这一目标,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联手打造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特色消费品等四个万亿级产业集群。今年以来,川渝两地汽车产业发展规模持续扩大,川渝地区已建成我国第三大汽车产业集群,拥有45家整车企业和1600多家配套商,全域自主配套率超过80%,汽车产量占全国11%。

四川绵阳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汽车产业科科长 王常飞:我们积极响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部署,抢抓两地汽车产业协同发展新机遇,充分发挥绵阳科技人才、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助力川渝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高水平研发制造基地加速形成。

一体化打造美好生活。川渝两地推出311项“川渝通办”事项,涵盖了就业、社保、就医、公积金等群众“身边事”。川渝跨省市“一站式”户口迁移办理时限缩短至最快10分钟;川渝70%以上的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实现电子健康卡互通互认,开通跨省异地结算定点医疗机构2.85万家。

一体化推进基础配套。当前,川渝间已建成铁路通道6条,已联合开工建设成渝中线、西渝、成达万等高铁通道4条,两地间建成及在建高速公路达21条。前不久,巴南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让巴中到成都、重庆的时间都缩短至2个多小时。按照规划,到2027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4个“1小时交通圈”将基本建成。

重庆居民 刘汉明:像我们去成都玩就非常方便,不管是自驾上高速,还是坐动车,附近就有几个火车站可以选,掏出手机就可以订一个小时以后的票了,交通发展特别快。

共同唱好新时代西部“双城记”,重庆、四川两地将相互赋能、相向发展,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米本家: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的改革任务,扎实推动区域一体化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深化拓展,加快打造具有川渝辨识度和全国影响力的标志性改革成果,为全国改革大局作出新的川渝贡献。

原标题:新闻联播丨深化改革激发活力 川渝双向赋能高质量发展丨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

 

 

来源:重庆日报